2012年2月14日,國家科技進步獎公布,格力變頻空調關鍵技術的研究和應用(包括自動轉矩控制技術軟件全程功率因數校正技術單芯片集成模塊自制變頻壓縮機)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
據了解,國家科技進步獎是我國為表彰在技術研究技術開發技術創新推廣應用先進科學技術成果促進高新技術產業化,以及完成重大科學技術工程計劃等過程中做出創造性貢獻的中國公民和組織而設立的國家級獎項。
業內專家表示,在家用空調領域獨攬這一中國科技界的至高榮譽,不僅意味著格力電器的科技創新成果得到了國家層面的認可與肯定,更為國內空調企業樹立了一個技術創新的標桿和樣本中國企業也可以憑實力站在世界空調科技的巔峰,以“技術領先者”的姿態引領著“中國制造”走向“中國創造”,從而贏得世界地位。
1赫茲變頻技術震驚中外
事實上,作為制冷空調界的尖端科技,早在2010年7月,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的“中國創造與全球制造業復蘇高端研討會暨格力電器三大核心科技全球首發式”上,與會的權威專家一致認定,1赫茲變頻技術已取得國際領先水平而震驚中外。
空調發源于美國,在上百年的發展歷史中,美國和日本兩國一直互相趕超并壟斷了大部分核心技術。近年來,隨著中國成為家電大國,中國空調界的技術與國際空調巨頭的實力已經相對接近。這就意味著,“誰掌握核心技術,誰就能扼住發展的咽喉”,因此,各國展開了激流暗涌的技術軍備競賽。其中,變頻技術是各制冷企業暗暗瞄準的目標,將其作為技術研發重點攻堅的對象。
變頻空調采用永磁電機,依靠改變壓縮機供電頻率,調節壓縮機轉速達到調節室溫的目的,在理論上變頻空調比普通的定速空調節能30%,溫度更恒定,人體感覺更舒適。各國空調產業巨頭都向著這個業界萬眾矚目的高峰攀登。然而,在攀登過程中人們發現三大難題一直橫亙在各企業面前:一是變頻空調頻率變化范圍窄,低頻低不下去,節能效果不能充分發揮;二是諧波大,功率因數普遍偏低,電網輸出的電能不能充分利用。三是壓縮機低頻運行時的噪聲和振動。美日等國先進企業采用的先進技術查表法和基波抽取法,也始終未能解決這一根本性問題。因而,長期以來,市場上大部分變頻空調只能將低頻頻率控制在10赫茲—30赫茲。即使是變頻技術較為領先的日本,低頻率也只能做到8赫茲,變頻空調的舒適節能效果始終無法發揮到極致。
格力電器把“掌握核心技術”作為企業發展的座右銘,堅持向變頻領域的三大難題發起沖擊,歷經12年的技術攻關,成功研發出變頻自動轉矩控制技術,使頻率不斷從20赫茲降到10赫茲,再從10赫茲降到6赫茲,并且終實現空調壓縮機1赫茲低頻穩定運行,功率因數達到0.999,與國際先進的產品相比,室外噪聲降低1-3分貝,而且在任何環境下都能保持房間溫度的恒定。該項目共獲得11項國家授權發明專利,1項公開國際發明專利。
格力變頻空調關鍵技術的歷史性突破,不僅超越了國內同行水平,也超越了國際同行水平,使格力電器從一個后來者一舉站在了世界變頻技術的高點。
在“以技術決勝市場”的時代,1赫茲變頻技術的問世,震驚了日本美國的老牌企業,他們深切感受到了中國崛起的實力。美國制冷專家漢默斯評價格力電器:“中國正在影響世界,中國的格力電器正在影響世界的制冷界”。
格力電器董事長朱江洪表示,“中國作為一個大國,已然崛起于世界民族之林,在各產業的核心技術領域上,不可能跟在別人后面亦步亦趨,中國是全世界大的空調生產和輸出國,也理應是全球空調技術創新的強國。”格力以實際行動向世界證明了這一真知。
1赫茲變頻技術的攀登之路
創新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的靈魂。格力電器始終將自主創新作為企業發展的必由之路,堅持認為“一個沒有脊梁的人永遠站不起來,一個沒有核心技術企業的人永遠沒有脊梁。”格力要做的絕對不是復制品,而是堅持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中國創造”。為了自主掌握變頻核心技術,格力電器從20世紀90年代初起就潛心于變頻技術的研發。
20世紀90年代初,變頻空調作為國際市場的香餑餑,但是先進國家的變頻技術對外是嚴密封鎖的。相對于中國市場更是新鮮事物。許多企業開始轉而生產變頻空調。由于消費能力和技術成本的限制,此階段生產的一般是交流變頻空調。
“當時格力也考慮推出交流變頻,但投放市場后,發現交流變頻缺點很明顯,由于交流電機效率不高,低頻又低不下去,并不能真正達到環保節能的效果,我們果斷中止了。”格力電器總裁董明珠表示。
盡管交流變頻在當時中國很是紅火了一段時間,格力的經銷商也熱切盼望格力能夠生產變頻空調,但格力始終本著“不拿消費者當實驗品”的理念,拒絕了經銷商的要求。為此,有經銷商說格力太傻,痛失良機,但格力始終認為必須要待技術完善后才能大量投入市場。
現在來看,格力當時的堅持是多么難能可貴。在別人還在為“買技術也能創造可觀利潤”而喜不自禁時,格力卻以非凡的眼光拒絕了眼前的誘惑而立足“消費者利益”,這不僅需要決策者富有遠見,更需要百倍的努力去捍衛自己的信仰。這種信仰就是董明珠一直堅守的“工業精神”拒絕追求短期商業利益的浮躁行為,全心全意關注消費者的長遠利益,堅持本領域的專業技術研究,致力于行業核心技術的掌握。因此,在當時大多數企業重營銷輕技術的背景下,在前無古人毫無經驗可以借鑒的情況下,格力電器卻能沉下心來,對技術孜孜以求。
格力電器果斷確立了以“技術立身”的長遠發展戰略,對科技研發的投入費用不設上限,需要多少投入多少,在空調行業內首創了三個技術研究院,進行尖端技術的中長期基礎研究;建成了包括噪音模擬環境長期運轉等300多個通過國際認證和國家認可的實驗室;招募了5000多名致力于科研技術人員。
通過前期的技術積累,2000年,格力電器躍過交流變頻,直接進入到直流變頻時代,推出當時震驚一時的“數碼2000”,這是當時中國第一臺真正意義上的全直流變頻空調,標志著中國空調技術達到了國際同類產品的水平。
盡管以格力電器為代表的中國空調企業不斷趕超,中國的變頻空調技術離國際水平不斷接近,然而,在產業化的過程中,格力的研發人員還是發現,中國空調行業普遍面臨兩大制約性因素:一是變頻控制技術壓縮機關鍵零部件等無法自制和設計,主要依靠進口,匹配難度大,二是變頻空調成本普遍偏高,市場性價比不盡人意。2000年,格力電器開始立項研究“變頻關鍵零部件的研發與產業化”課題,將變頻關鍵技術與關鍵零部件自制作為主攻方向,由此格力電器的變頻技術進入了爆發期:
2006年,格力電器終于實現了對無傳感器直流永磁電機的矢量控制,研發出正弦波直流變頻技術,被權威機構鑒定為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2009年,格力電器將變頻空調的關鍵技術低頻控制技術做到15赫茲;
2010年,格力電器再次整合了各項變頻控制及壓縮機技術,將運轉頻率降低至6赫茲,繼而再降低至1赫茲格力變頻關鍵技術的歷史性突破,不僅超越了國內同行水平,也超越了國際同行水平。
業內專家表示,如果把變頻空調關鍵技術視為制冷空調技術的皇冠,那么低頻控制技術則是皇冠上的明珠;低頻控制技術的攻克,使格力電器一步登上了世界變頻空調技術的高峰。同時,格力研發團隊還攻克了軟件全程功率因數校正技術單芯片集成模塊自制變頻壓縮機等其他三項變頻領域的技術難題。至此,格力電器掌握了變頻空調重要的四項關鍵技術。
不僅在變頻空調領域,格力電器在定頻空調和商用空調領域也碩果累累:高效定頻壓縮機GMV數碼多聯機組等技術,高效直流變頻離心式冷水機組都代表了國際空調領域的領先水平。截至目前,格力電器擁有國內外技術專利近5000多項,是空調行業技術專利多的企業。
在悉數掌握制冷產業尖端科技后,朱江洪有足夠的底氣:“格力電器的技術創新能力在中國空調行業中是居于領先地位的,與國際上主要的競爭對手相比,也絲毫不遜色……無論是從技術生產管理質量控制水平還是企業管理水平來說,格力電器都是世界一流的。”
2008年2010年,格力變頻技術兩次被納入國家火炬計劃;目前,日本三洋江森自控德龍開利等國際知名品牌也使用了格力的變頻技術。格力電器以技術創新實力站在了世界空調科技的巔峰,為中國企業贏得國際競爭力。
格力創新精神照亮“中國創造時代”
撇開技術領域的競爭,中國作為世界上大的空調輸出國和消費國,近年來企業之間的市場競爭也更趨激烈。
一直以來,中國企業更喜模仿,對外通過付專利費購買別人的技術,對內則奉行營銷至上,通過廣告戰概念戰價格戰等獲取市場份額。格力1赫茲變頻技術的問世雖然令國際同行矚目,但屬于典型的“墻內開花墻外香”,在國內,格力1赫茲變頻技術遭到了同行的嫉妒與詆毀。
有競爭對手公然在媒體宣稱:“1赫茲是麒麟皮下的馬腳”……質疑1赫茲變頻技術的先進性然而,珍珠不會蒙塵,是金子永遠都會發光。自2010年應用了1赫茲變頻技術的格力新產品陸續投放市場以來,格力變頻空調市場占有率一路突飛猛進,格力變頻空調2011年12月銷售數量130萬臺套,市場占比52.68%,同比增長120.34%,以絕對領先優勢領跑變頻市場。據統計,截至目前,應用該技術的空調,已經實現了1700萬臺套的銷量,實現銷售額430億元,得到了市場的廣泛認可。格力1赫茲變頻技術得到了消費者的認可和市場驗證。由于格力變頻空調及其品牌拉動力,中國變頻空調市場占有率從兩年前不足8%,至2011年市場占有率達35.5%。業內專家認為,這得益于行業龍頭格力電器等企業掌握核心科技推動了變頻市場的快速發展。
1赫茲變頻技術的快速普及,也勢必會為緩解世界能源危機做出貢獻。檢測報告顯示,應用1赫茲變頻技術的空調,相比傳統空調每臺每年節電約440度,節約電費264元(電費按0.6元/度計算),如果國內銷售的空調全部為1赫茲變頻空調,按2011冷年內銷6161.85萬臺計算,每年可實現節電約271.1億度,相當于減少二氧化碳排放2704萬噸。
而對消費者來說,它的意義則在于讓中國的老百姓能以相對較低的價格享受國際高端品質。消費者紛紛表示:“格力1赫茲變頻空調時尚美觀,節能靜音,綠色環保,選擇格力1赫茲,就是選擇世界一流的技術與品質,是領先潮流的象征。”
不僅如此,業內專家表示,“因為有了格力,中國的空調產業已經超越了中低端制造業的發展模式,成為全球空調技術的領跑者……”
格力電器事實上也已經成為企業轉型樣本。2009年12月,胡錦濤總書記在考察格力電器時,寄語格力“為推動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做出更大貢獻。”2010年底,溫家寶視察格力電器,對格力在科技創新方面所取得的成績也給予高度評價:“祝愿我們企業在空調領域永遠保持領先地位,不僅在中國而且在世界永遠保持領先地位!”
作為家用空調領域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的空調企業,格力電器的成功令人羨慕,更值得中國制造業學習。朱江洪曾說,從1991年成立至今20年,格力不變的是創新,正是這個堅持成就了今天的格力電器。
有人說,蘋果公司之所以偉大,是因為創新。“蘋果之父”喬布斯去世后,世人評價:“他代表了美國的創新精神,他的出現改變了人們看世界的方式。”那么我們也可以說,作為“中國創造”精神的杰出代表,格力電器正以創新的姿態站在全球舞臺之上,展示著“中國創造”崛起的力量,重塑世人對“中國制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