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6日上午10:00,全國人大代表、格力總裁董明珠做客新華網兩會訪談,就“核心科技領航‘中國創造’”與網友進行在線交流。
[主持人]各位網友大家好,歡迎您關注新華網2012年全國“兩會”訪談,這一時間段我們請到的嘉賓是全國人大代表、格力電器總裁董明珠女士,歡迎您董總,和網友打個招呼。[03-06 10:12]
[董明珠]大家好![03-06 10:13]
[主持人]董總,首先給我們來談一下十一屆五次會議,這一屆人大代表履職下來,有一個什么樣的感受?[03-06 10:13]
[董明珠]作為一個代表來講,知道自己的責任不僅僅是站在一個局部的企業方面的問題,還要關注整個社會問題,特別是作為代表盡職履職,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會把很多老百姓想說的事情,我們看到的問題,通過這樣一個會議來反映上來。[03-06 10:14]
[主持人]昨天十一屆五次會議開幕了,您是在大會堂現場,我們網友是通過網絡,也可能通過電視、通過廣播來聆聽總理政府工作報告,給我們說說您聽了報告的感受。[03-06 10:15]
[董明珠]這個報告我覺得更加樸實,也非常真實,特別是在整篇報告里面談到更多的是關注民生的問題。這十年的變化,每一次的政府工作報告都會有一個重點傾向。早的時候談到司法部公正問題、腐敗問題,包括農民工工資待遇等等方面的問題比較尖銳和激烈。今年感受到,報告的內容更加細致、更加細微,而且反映的問題不是感覺很尖銳,而是實實在在的老百姓所關心的問題。[03-06 10:16]
[主持人]政府工作報告中所談到的這些,您講了比較民生的,比較細微、比較接地氣的問題,有沒有跟您在這一整年當中的調研,后形成的建議或者議案有相關聯的?[03-06 10:17]
[董明珠]當然有了。比如說我們談到的環境,今年在總理政府報告會上,政府報告就談到了對節能、環保、資源再生利用等等,擺到了政府這一年的工作當中。比如有一句話,“今年要加大節能的認證,節能的監督檢查。[03-06 10:18]
[主持人]就是很細致,您給我們談談,您今年帶來的議案或者建議。[03-06 10:18]
[董明珠]我們是做空調的,現在消費需求量越來越大,幾乎每個老百姓家里都裝了空調,但是看著墻面上掛的空調,感覺到老百姓的安全存在著隱患,所以我們就這個很現實的問題提出來,要求我們國家住房建設部對以后的房屋建設,對機械設備、空調設備要預留一個很好的、便于專業人員進行檢測、安裝、使用的硬件條件。[03-06 10:20]
[主持人]您為什么提這樣一個建議?[03-06 10:20]
[董明珠]因為我覺得它關系到每一個老百姓,剛才我說到以后可能每家都裝上空調。[03-06 10:20]
[主持人]在您工作當中遇到過這樣的情況嗎?[03-06 10:21]
[董明珠]不是我遇到,這是一個存在的問題,每個人抬頭一看就能發現這個問題,墻面上掛的都是空調。我們曾經在過去也聽到過空調突然跌落下來的事件,也是會發生的。第二,我們國家現在提出了轉型,對科技如何保護,專利的保護,我覺得是迫在眉睫的事情。盡管我們過去也出臺了很多政策,但是在如何執行、如何落實,真正保護自主創新的積極性,我覺得是擺在現階段要關注的問題。因為中國現在很多企業都在走自主創新的道路,我們有自己的專利,但是往往得不到服務,我們怎么樣來營造一個好的環境,我希望不僅僅是一個行政的政策,而應該從法律方面來完善它。[03-06 10:23]
[主持人]說到電器,我們很多朋友在去年年底12月份的時候,開始非常匆忙來購買這些電器,為什么呢?比如家電下鄉、節能惠民,包括以舊換新這種國家政策在年底都是截止的,您怎么看這個政策的推出以及對家電市場的影響?[03-06 10:23]
[董明珠]政府的政策,當時是因為外部環境發生了變化,國家希望在金融危機的時候,經濟發展不要受到影響,采取了拉動內需的推動政策。一方面幫助中小企業在這個過程當中怎樣渡過難關;第二方面就是拉動內需,同時通過這樣一個拉動,提升我們的節能意識。比如像前年推出節能惠民政策,以舊換新政策,家電下鄉政策,這幾個政策的推動,讓消費者感覺到由于這個政策我們買到產品的時候會得到一些實惠、便宜。但是作為我來講,我認為這個政策的推動,到了今天企業已經有了這個能力,通過規模來化解這樣一個成本負擔,所以已經不是一個問題。 而且在這個政策實施過程當中,我們也存在著一些問題,本來政策很好,但在執行的時候,往往一些企業在選擇如何執行政策的時候,還是出了一點小小的問題,比如說以舊換新,可能就有人到舊貨市場去買一個廢舊的產品,甚至于有人弄虛作假。節能惠民也是一樣,它有能效等級的差別,有一級、二級、三級、四級,早是三級以下不能生產,而有的企業甚至用五級冒充二級,甚至更有可能二級冒充一級,所以在監控體系上存在問題。消費者看著是一個很好的產品,但是在使用過程當中未必是一個真正的節能產品,所以在這個過程當中我覺得如果政策退出以后,消費者會更理性的選擇產品。[03-06 10:27]
[主持人]您認為如果沒有價格上的促進之后,我們消費者在選擇產品的時候什么是更加能夠引導他們選擇某一款產品的主要因素?[03-06 10:28]
[董明珠]我覺得目前來講企業已經通過這樣的洗禮,通過這兩年的整頓,國家近強化了對市場的監督,對能效產品的抽檢,我覺得還要加強的是到企業一線來監督線上的生產是否符合要求,也在采取一些措施,也看到政策帶來的一些問題。政策推出以后,我們感覺市場上的銷售并不像大家所講得那么恐怖,說市場大量下滑,其實不是。我覺得今年到目前為止,我們企業還在按照自己的預期目標在增長,消費者在這個過程當中,過去覺得買了一個便宜的回來,可能是一個盲目的選擇,而現在是一個理智的選擇,在買的過程當中要買一個貨真價實的東西,在這一輪當中我覺得更加優勝劣汰,淘汰了一部分劣質的、低檔的產品。[03-06 10:29]
[主持人]這其中很重要的決定因素,比如就拿空調為例,我到底是選擇一個更加省電節能的,還是更加方便操作的,外形更加美觀的?哪一項因素您認為是消費者的主導因素?[03-06 10:29]
[董明珠]我覺得作為消費者來講,第一個要買的真正是一個節能產品,現在消費者也很聰明,他買的產品是否是節能的,他在使用過程當中通過電表的費用,就可以鑒定它是否是節能的。[03-06 10:30]
[主持人]尤其是咱們的空調是家里的耗電大戶,一說空調,就先說是多大功率,費多少電,一聽說省電,開兩天跟人家開一天的電是一樣的,他肯定會選擇這個。[03-06 10:30]
[董明珠]對,有一個對比,所以我覺得監督是非常好的。作為空調企業來講,我們覺得節能是首要的選擇。但是作為企業來講,不能僅僅著眼于節能這一個事,從使用的感受度,比如說噪音,除了節能、噪音,舒適是很重要的,如果沒有舒適,我們睡在噪音房里面,那本身就不是一種享受。過去大家覺得空調就是降溫,原來叫做單能冷氣機,冷氣機就是說空調只是能制冷,但是現在冷熱可以交換,冬天可以制熱,夏天可以制冷,所以一直在為提高消費者的使用需求來生產,更應該加強舒適度。為什么現在推出變頻空調?它的舒適度好了很多。[03-06 10:31]
[主持人]您剛才談到了節能方面可能是消費者在考慮的一個重要因素,作為我們廠家,有很多咱們同行的競爭來說,哪一點是我們競爭中您看重的,有了這一點,我就能夠保重同款產品能夠打敗其他競爭者?[03-06 10:31]
[董明珠]其實你的技術一定要在這個行業里面是領先的,我覺得作為成熟的企業、優秀的企業,他所設計的一個產品,不是簡單的跟著別人后面去模仿,而是要在這個行業里面是沒有超前的,別人無法生產,你就是有價值的。比如我們現在推出的變頻技術,今年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這個科技進步獎在家電行業是沒有過的。企業要有競爭力,不是簡單的打一個價格戰,我的價格低你就買我的,我們有的消費者就是因為價格低買回家,結果買回去以后不斷的維修。[03-06 10:33]
[主持人]怎么讓消費者忘卻高那幾百塊錢或者上千塊錢,選擇一個性能更加可靠,各方面都非常優秀的產品。[03-06 10:33]
[董明珠]在經營過程當中,我們已經感覺到消費者現在非常理性,但是也有一部分消費群體,他覺得可能就不需要那么高檔,就為了比較便宜,這樣的消費群也是會有的。這樣的消費群,隨著他生活的提高,生活環境的改變,他勢必以后都會追求好的產品,實際上這是一個趨勢。作為一個企業來講,不能因為消費者需要,只要便宜就拼命生產低價值的、沒有技術含量的產品,這是不符合社會發展的規律。我們作為一個優秀的企業,從技術、性能特點上要創新以外,更重要的是研究如何降低成本。有的企業就認為降低成本就是偷工減料,像銅管,這是我們長期談的問題,銅管是看不到的,外面的外殼都是一樣的,但是銅管可以減量、超薄,它的可靠性就有問題了,可能今天買回去還能用,半年以后的噪音問題逐步就暴露出來。消費者看起來買了一個便宜的東西,但實際上是買了一個更貴的東西,因為錢投進去沒有用,還得重新再花錢去買,或者你天天去投訴,天天為這件事去增加很多的苦惱。所以作為我們的企業來講,研究成本的降低,不是在材料上的降低,而是管理成本上的降低。[03-06 10:36]
[董明珠]我對企業的要求,原材料不要討價還價,要買質量好的,價格合理的而不是買價格低的。在管理上有幾方面可以降低成本,比如設計結構上,如果能把能量做得大、節能,這幾點就需要考慮。第二個就是剛才講的管理成本,生產工藝,我們要求8年之內零部件是保證不能維修的。按照這樣一個設定標準,消費者買回去的產品,他用了幾年都不需要去修,沒有那種苦惱,這本身就是一種財富。所以今年我們推出了兩年免費包換,這個政策出來以后,大家覺得對行業的影響都很大。我們做的目的,一個是對消費者的一種承諾。[03-06 10:39]
[主持人]兩年包換,我們真的是有這個底氣,兩年之內沒有問題。[03-06 10:39]
[董明珠]我覺得有兩點好處,一個是給消費者的承諾擺到臺面上,消費者大膽買了這個產品,兩年之內出現問題是企業要承擔的,我不管,我就放心了,兩年之內起碼不需要有這種苦惱。但是作為制造企業來講,有了這種承諾,那基本上都沒有問題。[03-06 10:40]
[主持人]兩年不換,就是半輩子不壞。[03-06 10:40]
[董明珠]有的消費者提出來,空調設計的不壞,我們覺得好,也覺得不好,好的是,用到現在也沒有修過。[03-06 10:40]
[主持人]但是,影響我們家更新換代。[03-06 10:41]
[董明珠]對,影響產品換新的。所以他的這個話就提醒我們,作為企業來講應該做的工作,就是不靠國家的政策來拉動,企業就應該有以舊換新制訂這樣一個政策。所以我們除了今年的免費包換,推動行業對技術的升級,逼著企業必須把質量做好,質量做不好,兩年之內不包換的話,那消費者不選擇你,如果不斷的維修,那成本就加大了,企業就支撐不了。所以我們這個政策出來,不僅僅是對消費者的一個好的承諾,更重要是對推動行業往前走一大步,逼著要保證質量,保證消費者的使用。[03-06 10:42]
[主持人]我看到有報道,今年是咱們格力的20歲生日,有很多用戶拿著老空調去了,說我們的空調用了20來年,雖然很好使,但依然是20年前的款式擺在我們家,有點兒有礙觀瞻,與我家整體現代的感覺不太一樣,您現在這個政策真的是幫助我們這些非常忠誠的老用戶,給他們解決了一部分的問題,其實反方面來印證了我們空調的質量。[03-06 10:42]
[董明珠]我覺得除了質量問題,剛才我也講了,我們兩年免費包換,我們企業正在策劃以舊換新,你的空調拿來,我就換一個新的給你,進行一個差價補償,用了十年、八年的空調,雖然沒有壞,但是能耗會增大,原來需要一度電,如果用了十年以后,可能就不只一度電,如果長期使用也會存在不安全的隱患。我們用以舊換新的政策,讓消費者重新把老的產品拿來換。我們到舊貨市場上進行了一個調研,收廢舊的人說,格力空調收回來的是300塊錢,但是其他空調是150塊錢,這是很有講究的。為什么會發生這樣的問題?就是我們在選擇材料的時候,別人用的銅很薄,而我的很厚,他們看了格力空調比別的空調要重十公斤,這就保證了產品的質量,消費者可靠性的使用。所以,國家政策推出以后,我們企業再來推這個政策,用以舊換新的政策,來使我們的消費者更新換代。[03-06 10:44]
[主持人]董總,我覺得您以舊換新這樣一個政策,作為咱們企業內部的政策來推出到市場,真的是一個大企業,一個想長久經營企業的一個政策,穩固了很多非常老的消費群體,讓很多老客戶的忠誠度更加提升,有更多格力自己的忠誠用戶,這樣才能讓企業的生命力持久,我們家的空調用了一代又一代,一直都是這一個牌子,可能款式不同,但還可以給我換,用很少的價格能拿到新的產品,我們也堅信這些新產品能夠用很久。您剛才提到咱們的科技進步獎,科技進步獎是在今年的2月14號,上個月情人節那天,這是給格力好的情人節禮物,您是不是特別高興?[03-06 10:44]
[董明珠]當然高興了,科技進步獎這標志著我們中國家電企業,我覺得不僅僅是格力,我希望中國的家電企業真正能夠成為國際化,怎么樣做到國際化?不是說到國外建一個工廠、貼一個牌、生產一個產品,這就是國際化。我覺得成功的國際化是品牌,你這個產品得到全世界消費群體的歡迎和尊重,這就是國際化。所以,我覺得我們獲得這個科技進步獎,標志著中國家電企業有能力生產出高科技產品,所以這對我們來說僅僅是第一步,科技進步獎對我們來講不是一個終點,而是一個起點。我們每天都有兩個專利面市,所以創新才是企業的生命力。[03-06 10:46]
[主持人]您說到創新才是企業的生命力,我們一直都講是中國制造還是中國創造的問題,我們從一個非常大的制造國家,如果想更進一步的話,只能再創造上面多下功夫,科研是必須要進行的,您講我們每天都有兩個專利,可能專利數很多,但真的是希望咱們企業的科研人員能夠把這些專利真正讓它變得有質量,讓我們的產品變得更好,讓用戶更加喜歡,這樣才能把專利真正體現到實處。[03-06 10:46]
[董明珠]對。企業有了研發機構以后,把科研成果很快的轉換成生產力,現在我們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的這項技術,因為你是專業化企業,你只生產空調,跟空調相關的產品也必須具有實力,要有技術能力。我們現在開發出來的變頻離心機,這種產品大的特點就是節能,節能的效果達到什么程度呢?現在一個老中央空調的使用,只要把主機換上我們的主機,100萬的電費只要60萬就夠了,就省了40萬的電費。如果一個大酒店一年幾千萬的耗電,如果按照5000萬來假設,乘上60%,那就剩下3000萬的電費,能省掉2000萬的電費。這是非常節能的產品,靠什么來?靠研發出來,講到離心機,大家聯想到的馬上就是美國(開利、約克),沒有人會講到中國,而家庭用的中央空調,也是被日本所壟斷。在這幾塊,因為我們專業化,因為我們用技術創新來引領,這樣一個指導經營思想,我們在這幾大塊要有重大的突破,可以說已經走在了世界行業的前列。[03-06 10:50]
[主持人]您剛才說的變頻離心機,可能是在商用空調上會更多一些,既然有這么多好的專利技術,有這么多好的產品,我們在今年定的目標里,到底是家用的更多一些?還是商用的更多一些?[03-06 10:50]
[董明珠]20多年來,格力一開始生產的時候就是家用空調,但是商用空調是我們后來需要增長的方面。以前我們感覺消費者都希望買一個便宜的,但是現在并不是如此,比如剛才講的離心機,要滿足你的需要,要12月份以后才能供貨。[03-06 10:51]
[主持人]搖號嗎?[03-06 10:52]
[董明珠]不搖號,但是訂單是很難供應的。這就是說明,消費者不是盲目的簡單的討論一個價格,他更需要的是一種安全、舒適。我們過去有一種理念,我的服務好,你就買我的產品,作為消費者來講他們希望如此,但是作為制造業,不能說售后服務好,你就買我的產品,企業追求的是不要售后服務,我覺得我們要有信心。當然作為尊重的禮節,我們裝完以后可以問一下你使用的情況怎么樣,但是把這個作為企業對消費者承諾的一個保證,那就是消費者真正的需求。所以我主張他們裝完以后,你可以理直氣壯告訴他,你不用再給我打電話,我也不會來問你,你就放心使用吧,這才是我們追求的。所以格力空調在這20年當中也是走過了幾個漫長的時間,從初的營銷跟仿,我們過去用的都是日本的壓縮機,中國沒有壓縮機,日本壓縮機我記得到05年,我們國家才開始實施能效等級。以前能效等級都沒有,日本根本都不要這個壓縮機,然后扔給你,沒有技術含量的,反正一吹有風的,那就是空調,比電風扇好一點的。[03-06 10:54]
[董明珠]我1994年到日本的時候,日本基本上全部使用的是變頻空調,普通空調根本都不用了,何況我們中國的普通空調還沒有能效等級。到了05年,開始實施能效等級的時候,從5級升到3級的時候都非常難,我記得2003年我們賣的變頻2000,當時起了這樣一個產品名稱,變頻空調的能效等級上去了,但是國家沒有標準,沒有要求,不需要你有能效等級,現在有了能效標識出來,3級以下就不能生產,消費者就可以有選擇性的。比如3級的就便宜一點,1級的就價格高一點,這里面有一個成本交換的問題。比如我的錢不多,我就買個便宜一點,然后我就慢慢透支,交電費就多了,就像買房子以后,我現在沒有錢,那就按揭,我慢慢付,實際上利息加起來,利息要占50%左右,那空調也是一樣,我買了一個便宜的回去,但是以后要慢慢的付電費,一次性投入買一個很好的,電費一年省幾百塊錢,上千塊錢,像在廣東24小時用的話,那省電就更加厲害了。[03-06 10:55]
[董明珠]我在廣東開會的時候遇到一個媒體記者,他就這樣跟我講,他說以前我用了一個老空調,說是國外品牌,但是現在國外的品牌好多都是冒充的,也不是真正原裝進口的,他用了以后噪音就特別大,他的姨媽就推薦他用格力空調,他買了以后,就確確實實感受到國產品牌的產品質量,沒噪音,而且一個月電費省了300塊錢,其他的電器都沒有發生變化,就換了個空調,省了300塊,明顯的就是空調省電了,所以他特別激動,講起來這都是好多年前的事情! ∥矣X得對一個企業來講,開心的事情并不是一個簡單的獎項,而是受到消費者對你的尊重。[03-06 10:57]
[主持人]董總講起企業上非常光榮的事情,消費者給予肯定的事情,您是滔滔不絕。有這么多消費者的肯定,我們的產品又拿到了國家非常大的褒獎,但是我們怎么提高我們的宣傳力,別讓我們的消費者說現在開始預訂,還要等到12月份。[03-06 10:57]
[董明珠]這個沒有辦法,這一個產品里面我們拿到了30多項專利,通過了精心的研究,我們開發這個新技術用了2年多的時間才做出來,所以現在產能不可能馬上很大,有待一個時間。[03-06 10:58]
[主持人]把一個真正的好產品,通過時間檢驗的好產品,通過我們的生產能夠讓它惠及更多的消費者,這才是一個好企業真正應該為國家所做的事情。對于格力今后的發展,您有什么樣更大的設想?[03-06 10:58]
[董明珠]企業發展到今天,看到我們企業自己擁有核心技術的甜頭,感覺到它價值的重要。格力電器定了一個目標,未來的5年、10年依然走專業化道路,去年我們目標是800多億,今年目標是1000億,未來5年可能做到2000億,這個承諾對我來說不重要,我說我只承諾在“十二五”末年的時候,我們要利稅達到100億,給國家納稅100億,利潤100億,這個目標能夠實現才是一個企業真正轉型升級成功的好成果。因為你沒有技術,你的生產不先進,是落后的生產線,那不可能實現這樣的目標。06年,家電行業第二名和格力的銷售額差距是13億,但是到了2011年預計超過250億。所以我覺得很多的數據已經表明了,一個企業能夠在市場當中有競爭力不是和別人打架,也不是把別人罵倒,而是自己真正要有內涵的提升,真正把消費者當做你的上帝。不要光是嘴上說,你對消費者的承諾要去兌現。一個誠信的企業,才能得到社會對你的認可,特別是我經常講,企業說自己好也好,不好也好,這都沒有用。誰是裁判?消費者是裁判,消費者說你對,你就對,消費者說你不對,你就是不對,你沒有什么可以選擇的,所以你怎么樣讓消費者說你對,就是你要做好。[03-06 11:03]
[主持人]像您所說的,廣告說得好沒有用,得用起來好,那才是真的好。也希望您剛才所說的這個目標能夠早日實現,我相信肯定用不了到“十二五”末年。[03-06 11:03]
[董明珠]也許吧,因為我們2011年交了53個億的稅,如果按照我們這樣的速度發展,也許兩、三年就可以實現了。[03-06 11:04]
[主持人]希望我們格力在今后能夠發展得更好,非常感謝董總今天作客新華訪談特別節目,也感謝各位網友關注我們,下一時間段再見。[03-06 11:04]